1、豬舍環境溫度
豬群周圍的空氣溫度量常被認為是熱環境的主要部分。適宜溫度區間被稱為溫度適中區或等熱區。等熱區的下限有效環境溫度稱為下限臨界溫度(LCT)。在此溫度范圍內,動物的體溫保持相對恒定,若無其他應激(如疾病)存在,動物的代謝強度和產熱量正常。對于豬來說,精確的LCT值取決于其采食量和體重。與采食量較少的豬群相比,采食量較多的豬群其LCT值較低。上限有效環境溫度稱為上限臨界溫度(UCT)或蒸發臨界溫度。一旦溫度高于UCT,豬群便開始喘氣或焦躁不安,同時向周圍環境散熱,從而保持體溫正常。
空氣溫度不是熱環境的唯一組成部分。其他因素也可以影響豬群和周圍環境之間的熱交換,包括周圍空氣流速以及豬舍地面類型等。在生產中,如何解決這些因素對豬群熱環境的影響也很重要。有效的環境溫度對氣溫與熱環境中其他因素具有調節作用。例如,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,豬群在無墊料的豬舍中會比在有墊料的豬舍中感覺更溫暖,而且在有墊料的豬舍內有效的環境溫度較低。因此,在有墊料的豬舍內,需要增加空氣溫度,以彌補墊料中所含濕氣造成的激冷效應。根據各種影響熱環境的因素,需要適當調整空氣溫度,此溫度通常被稱為設定溫度值。通過在空氣溫度控制傳感器上設定溫度,為豬群生長提供舒適的熱環境。設定溫度值通常根據空氣溫度來設定。
2、豬舍環境氣體控制
封閉式豬舍的現代化設施包括糞便處理系統、通風系統、整體設施管理,以改善室內空氣質量。氨水平經常被用來作為空氣質量的評定指標。有學者建議最佳的氨濃度應控制在10毫克/升內,這在具有良好通風系統的豬舍內是可以實現的。
地下深坑是將糞便存儲于豬舍地板下的儲糞坑,該設施能使氨平均含量長年低于10毫克/升,但有時氨濃度在幾個小時或幾天內卻高達50毫克/升或更高。正如前面提到的,豬場工人在短期(15分鐘)內接觸氨濃度的限制是35毫克/升。
地下儲糞坑還能減少空氣中的硫化氫。當硫化氫濃度達到1毫克/升時,大多數人都可以聞到。隨著硫化氫濃度的增加,達到50~100毫克/升時,人們往往會失去對其的感受力。當硫化氫的濃度超過500毫克/升,則會致命。因此,硫化氫是一個巨大的危險源,當聞不到硫化氫的氣味時,可能已經達到了致命水平。硫化氫含量在具有地下儲糞坑系統的豬舍內通常非常低。
本文轉自豬價格網,特此感謝!
版權所有 廈門鴻灃飼料有限公司 備案號: 閩ICP備11004959號-1
電話: 0592-7211199 傳真: 0592-7107129 Email:hongfengfeed@www.luoliangbi.com 地址: 廈門市同安區大同街道朝洋路1073號